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招标编号:****点击查看
一、招标条件
招标项目中国石****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事业部) 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软件许可租赁已按要求履行了相关报批及备案等手续,资金已落实100%自筹资金。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拟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近年来,辽河油田勘探开发、采油工艺、经济评价、设计领域对专业软件需求日益增长,现有软件许可数量不足或版本老旧,无法满足业务需求。2024年底,按照公司要求,为解决专业软件许可配置不足的问题,开发事业部组织开展了专业软件需求调研,共梳理出多款软件亟待增配许可,其中包含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软件。经公司领导审批,并经财务等相关部门组织论证,采用许可年度服务方式通过成本解决。资金来源:成本 。项目计划文号或核准批复情况:油辽预发〔2025〕7号 。项目估算或投资概算:127.5万元(不含税)。
2.2招标范围:投标人拥有以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或软件代理授权,可以提供软件相应的技术服务,具体要求如下:
序号 | 名称 | 软件描述 | 许可数量 | 租赁时长 | 软件运行的硬件要求 |
1 | 地层对比与划分软件 | 模拟传统人工对比场景,快速生成对比模拟桌面、快速划分地质层段;支持平剖之间地质层位的一体化联动分析;支持与主流地震解释软件一体化联动地层对比;支持对比成果的协同应用。 | 1 | 3年 | Windows 系统 |
2 | 地质构造分析与解释软件 | 基于同一空间构造格架开展构造分析,支持自动成图;支持光标在平面与剖面视图中的空间联动,辅助断层在平面与剖面图中的空间一致性检查;支持地震地质一体化快速成图;支持实时共享上述地层对比软件的地质分层数据,能够一体化化共享不同层位或不同时期的构造研究成果。 | 1 | ||
3 | 储层分析与研究软件 | 能够基于储集体开展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研究,内置地质参数统计算法,可快速统计油藏参数;支持光标在平面与剖面视图中的空间联动,辅助进行地质要素空间一致性检查;支持绘制油藏剖面图、连通图;支持实时引用构造与沉积相的分析成果,同时能够共享储层分析成果。 | 1 | ||
4 | 沉积分析与研究软件 | 能够支持井点、剖面、平面多角度识别与刻画砂体和相带的空间分布,包括单井相分析、剖面相分析、平面相分析;支持鼠标平剖联动,油藏参数组合显示、多图层叠置分析,辅助进行地质要素空间一致性检查;支持实时引用储层分析成果,并共享沉积分析成果。 | 1 | ||
5 | 油藏数字模型管理与查询 | 能够直接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读取构造、储层、沉积相等成果图件,支持成果图件的一体化空间管理与叠置分析、浏览查询、打印输出、能够进行GXF与VCT图件格式转换。 | 1 |
对软件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
(1)软件的安装、调试、培训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2)软件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等的技术支持。
招标人负责的工作内容:(1)明确项目合同的履行时间计划和交付物要求;(2)确定软件需要配套的硬件、网络等基础安装条件;(3)协调相关的培训计划和与中标厂家确定维保服务;(4)组织软件的验收工作。
标段(标包)划分: 无。
2.3项目工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满三年止。
2.4实施地点:****点击查看。
2.5主要技术要求:
(一)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软件功能
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软件至少包括地层对比与划分、地质构造分析与解释、储层分析与研究、沉积分析与研究、油藏数字模型管理与查询5款软件,具有井震一体化地层对比与构造分析、储层分析、沉积相分析及油藏模型管理等功能,且该5款软件均基于同一地质模型数据体,支持地质综合研究各工作环节的无缝协同,****点击查看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对地质研究高精度、高效率的需求,为油田降本增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上述5款软件的功能简述如下:
1地层对比与划分软件
能够模拟传统人工对比场景,快速生成对比模拟桌面、快速划分地质层段;支持剖面与剖面、剖面与平面之间地质层位的一体化联动分析;支持与LandMark、GeoEast主流地震解释软件一体化联动地层对比;支持不同时期、不同人员对比成果的协同应用。至少具备下述功能:
1.1、人机交互地层对比
(1)协同地层对比:能够使用鼠标进行井筒地质层位的设定与拖动,支持利用关键井的标志段复制与拖动方式,进行其它井的地层对比,支持剖面与平面视图的地质层位联动,支持井筒中断点与断距的增加与编辑修改,能够与Landmark(R2003、R5000、DSG)、GeoEast(V3.2、V3.3、V4.3)地震解释软件开展“井震联合”协同对比,支持井筒基础数据与对比层位数据在上述地震解释软件的底层数据库与本系统之间一键更新与协同互动。
(2)对比井排序:支持在平面图中通过鼠标点选的顺序,使对比井组视图窗口中的井进行快速直观排序。
(3)对比井组剖面创建与管理:地层对比井组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地层对比井组的海拔顶底深、对比井号等属性信息的设置与修改。根据对比井组、井筒显示模板创建地层对比井组剖面视图,并支持井组对比剖面管理。
(4)对比井组剖面显示设置:能够支持对比剖面的横向显示与纵向显示,支持井剖面的透明显示设置及井筒横纵比例尺锁定设置,能够支持以单井等距排列井筒剖面中各对比井,至少支持地质层位对齐、标志层顶对齐、标志层底对齐、海拔深度对齐四种井筒剖面对齐方式,支持对比剖面中单井模板的自由任意更换。
1.2、对比剖面生成与分析
(1)协同地层对比:能够使用鼠标进行对比剖面中井筒地质层位的设定与拖动,支持利用关键井的标志段复制与拖动方式,进行其它井的地层划分,支持剖面与平面视图的地质层位联动,支持井筒中断点与断距的增加与编辑修改,能够与Landmark(R2003、R5000、DSG)、GeoEast(V3.2、V3.3、V4.3)地震解释软件开展“井震联合”协同对比,支持井筒基础数据与对比层位数据在上述地震解释软件的底层数据库与本系统之间一键更新与协同互动。
(2)地层对比剖面创建与管理:创建、修改和删除地层对比剖面线,设置剖面线显示样式、剖面深度范围及投影井号等。能根据剖面线,自动生成地层对比剖面图。
(3)地层对比剖面显示设置: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井筒剖面,能够按“实际井距”和“指定井距”两种不同方式排列剖面井筒,支持“地质层位对齐”和“海拔深度对齐”,能够进行测井曲线漂移管理,可以单独更换剖面图中任意井的井筒显示模板。
(4)连井地层线编辑:支持连井地层线绘制与修改,支持连井地层线与分层数据自动同步。
(5)连井地层单元管理:支持个性化创建地层单元列表,能够进行地层单元编辑,支持地层单元分段填充颜色。
1.3、井震协同地层对比
能够与地震解释软件一体化协同联动,支持井震联合协同地层对比。
(1)关联地震解释项目工区:支持地层对比项目工区与Landmark(R2003、R5000、DSG)、GeoEast(V3.2、V3.3、V4.3)地震解释井工区建立握手互联。
(2)地震井工区基础资料导入:能够实现井位坐标、井斜数据、测井曲线等井筒静态基础资料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直接向Landmark、GeoEast地震工区底层数据库的一键更新,而无需下载拷贝、格式转换及数据加载等繁琐数据准备流程。
(3)分层数据双向传输:能够支持基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两种方式在地质工区和地震工区之间分层数据的双向共享。
1.4、多方案协同分析对比
支持勘探、评价、开发不同阶段各项目之间分层方案的协同引用。通过选择不同项目及分层方案,能够在井筒剖面上同时标注多个项目的地质分层认识。
1.5、地层对比辅助功能
(1)剖面图编辑:支持剖面图编辑对象设置,能够移动井剖面及井名称,允许编辑地层线、比例尺、文本标识、图例标识等;支持剖面图显示要素管理,能够以图层方式对剖面文本、井筒轨迹、图例、比例尺、地层线、地层单元等图素进行图层管理控制,能够控制地质层位显示。
(2)图件参数设置:支持图件布局设置,能够对图件基准比例、井图标比例、文本字体等平面图及剖面图显示参数进行设置;能够对文字信息、图例信息、比例尺信息进行编辑;允许选择井列表、搜索井号位置;能够对工区中有问题的数据进行详细提示,辅助用户分析。
(3)井剖面模板:井筒模板中应能够定义井筒剖面的绘制内容、数据来源及井筒剖面布局等,支持模板的个性化定义与编辑修改,支持公共模板和私有模板的自由选择。
(4)成果管理与发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并发布已完成的地层剖面,支持研究过程与成果汇报的协同管理。
(5)井剖面层位计算:根据构造平面网格数据及井轨迹数据,自动计算该井当前地质层位的测量深度,误差小于2米。
1.6、数据及成果管理
(1)应支持单井基础资料、分层模式、断层模式、地层单元管理,至少包括批量加载、插入删除、编辑修改及信任项目导入等操作。
(2)所有与地层对比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基于共享地质模型技术架构实时回存到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2.地质构造分析与解释软件
能够基于统一空间构造格架开展构造分析,支持平面与剖面自动成图;支持光标在平面与剖面视图中的空间联动,辅助断层在平面与剖面图中的空间一致性检查;支持地震地质一体化快速成图;支持实时共享上述地层对比软件的地质分层数据,能够一体化化共享不同层位或不同时期的构造研究成果。至少具备下述功能:
2.1、构造格架空间管理
(1)断层模式管理:能够创建断层模式,并允许编辑修改及删除;能够进行断层模式中断层的创建、编辑修改及删除,支持批量创建断层;能够进行断层线的绘制、编辑及删除,****点击查看中心线和上下盘双线两种方式绘制断层投影线。
(2)断块管理:能够创建断块,并允许编辑修改及删除,支持批量创建断块;能够进行断块线的绘制、编辑及删除。
(3)地层边界管理:能够为不同地质层位创建地层边界;必须支持地层超覆线、推测地层超覆线、地层尖灭线、推测地层尖灭线、地层剥蚀线、推测地层剥蚀线等类型;能够进行地层边界管理,编辑地层边界名称,设置边界类型,创建地层边界线,并允许对其进行编辑修改或删除。
2.2、构造平面研究
能够以断块为单位进行构造趋势面分析及构造等深线绘制,应支持在平面图中根据单井的层位深度直接计算等深线、根据已有图像文件清绘等深线、引用地震解释软件的构造解释成果绘制等深线等三种方式。
(1)基于断块的构造趋势分析:能够选择地质层位,根据井点分层自动网格化,生成计算等值线,支持增加控制点调整计算等值线的趋势,支持计算等值线转化为手工等值线,同时可以指定等深线起始值和间隔值,基于贝塞尔曲线绘制等深线,能够通过编辑调整等深线各控制点的方式来控制等深线形态,支持断层自动识别,支持鼠标平剖联动,支持实时共享地层对比工作形成的分层数据,能够一体化化共享不同层位或不同时期的构造研究成果。支持等值区域颜色填充,提供色彩模板管理、颜色填充、颜色删除等功能,能够自动识别断层。
(2)成果图像文件引用与分析:可以基于已有成果图件、手绘构造草图,进行构造趋势分析;能够对图像文件进行坐标定位与变换,能够调整图像文件的旋转角度、横纵比例,能够对图像文件进行数据库存储与管理,并以图像文件为底图进行等深线、断层线的数字化。
(3)构造等深线编辑:能够调整等深线的形态、属性、标注值的属性及删除等深线等,支持控制点的增删调节、支持标注值的反转移动,支持等值线的批量删除。
(4)成果图件具备全息查询功能:在构造平面图中点击任意井,即可通过单井综合柱状图的方式,查看该井的静态基础资料和成果数据。
(5)平面图件辅助信息编辑:能够进行文字信息、图例信息、比例尺信息的绘制与编辑,能够以图层方式对平面图各显示要素进行显示与隐藏,能够设置平面图显示参数,支持井号搜索等。
2.3、构造剖面研究
(1)井筒分层数据编辑:应提供至少包括输入层位深度、拖拽层位线及自动共享地震解释分层数据等三种方法,调整井筒分层数据。
(2)连井地层线管理:能够根据井分层点位置自动绘制连井地层线,同时支持利用鼠标手动绘制连井地层线,地层线的线型应支持直线、曲线、波浪线、虚线等,允许对地层线属性(颜色、线宽等)进行修改,连井地层线的编辑调整及剪断,连井地层线能够与地层对比的成果自动同步。
(3)地层剖面线绘制:能够依据平面构造图,沿剖面线自动剪切并绘制指定层位的地层剖面线,辅助井间连井层位线的编辑。
(4)断层绘制与空间关联分析:具有绘制断层线、编辑断层线、断层线与地层线相交时,能沿断层线自动或手工剪切地层线等功能。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中的鼠标能够进行空间关联同步移动,支持断层的平剖空间一致性联动分析。
(5)构造剖面创建与编辑:支持剖面线管理,能够进行剖面线的创建、修改及删除,能够进行剖面线相关属性的设置、投影井号的添加移除等。能够创建、调入或编辑修改构造剖面,添加删除单井剖面,更换单井显示模板、移动井筒名称;能够进行测井曲线漂移管理;支持水平井的井筒剖面在构造剖面中显示。
(6)剖面图件辅助信息编辑:能够进行文字信息、图例信息、比例尺信息的绘制与编辑,能够控制剖面图中图形要素的显示,能够设置剖面图显示参数,支持井号搜索等。
(7)井剖面模板管理:能够对井筒剖面的绘制内容、数据来源及井筒剖面布局进行定义与管理,支持公共模板和私有模板。
(8)构造剖面发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并发布已完成的构造剖面,支持研究过程与成果汇报的协同管理。
2.4、构造模型无缝拼接与迭代建模
(1)能够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读取信任项目的构造平面图件,并能将图中的地质要素(如:断层、等深线等),引用至当前研究的构造平面图中,进行构造模型无缝拼接和不同地质研究阶段的构造迭代建模。
(2)能够支持同一地质模型数据体中,不同地质层位断层平面投影的叠加分析,对于断层,支持单条断层和多条断层的引用;对于等深线,能够按断块批量引用等深线。
2.5、与地震解释软件协同构造分析
通过关联地震工区,能够实时共享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的基础资料与研究成果,支持井震联合协同地质构造分析。
(1)关联地震解释项目工区:应能支持项目工区与Landmark(R2003、R5000、DSG)、GeoEast(V3.2、V3.3、V4.3)地震解释工区建立握手互联。
(2)地震井工区基础资料导入:基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可以向Landmark、GeoEast地震工区的底层数据库直接推送井位坐标、井斜、测井曲线等基础资料。支持井列表选择、边框区域选井、坐标系原点偏移、井号关联、单井导入、多井批量加载等。
(3)地震工区构造解释成果引用:应能够直接读取Landmark(R2003、R5000、DSG)底层数据库的构造解释成果数据(非ASCII码文件)、GeoEast(V3.2、V3.3、V4.3)的构造解释成果数据;能够作为单独图层显示在平面视图中,辅助断层及构造趋势分析;具有断层与等深线拾取功能,可以自动将导入的地震解释工区断层及构造等深线转化为地质研究工区中的断层和构造等深线,支持地震地质工区之间坐标系统偏移计算。
(4)地震工区测网数据引用:能够直接读取Landmark(R2003、R5000、DSG)、GeoEast(V3.2、V3.3、V4.3)地震解释工区底层数据库的测网信息,并绘制在平面视图中;能够通过定义测线集合列表,根据研究需求任意组合测线信息;支持测线集合列表的显示与隐藏设置。
(5)分层数据双向传输:能够基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两种方式,在地质工区和Landmark、GeoEast地震工区底层数据库之间进行分层数据的双向共享;
2.6、随钻跟踪与分析
(1)****点击查看油田现场随钻数据(轨迹、岩性和测井曲线);
(2)能够在构造平面图中绘制随钻井轨迹和工程设计井轨迹;
(3)能够将随钻井轨迹数据实时同步至LandMark和GeoEast地震解释软件的底层数据库中;
(4)能够进行随钻井的实时轨迹跟踪;
(5)能够将随钻井的完钻轨迹及时推送至研究项目中。
2.7、数据及成果管理
(1)应支持单井基础资料、设计井数据、分层模式、断层模式、地层单元管理,至少包括批量加载、插入删除、编辑修改及信任项目导入等操作。
(2)所有与构造研究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基于共享地质模型技术架构实时回存到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3.储层分析与研究软件
能够基于储集体开展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研究,内置地质参数统计算法,可快速统计油藏参数;支持光标在平面与剖面视图中的空间联动,油藏参数组合显示、多图层叠置分析,辅助进行地质要素空间一致性检查;支持绘制油藏剖面图、连通图;支持实时引用构造与沉积相的分析成果,同时能够共享储层分析成果。至少具备下述功能:
3.1、地层与断块储集体管理
(1)地层储集体管理:能够创建、删除地层储集体,支持批量创建,并能修改地层储集体名称和描述信息等;能够绘制、编辑地层储集体边界线和边界标记,至少支持超覆线、推测超覆线、尖灭线、推测尖灭线、剥蚀线、推测剥蚀线等6种边界标志类型,支持开口线和闭合线两种绘制方式;能够支持增加、删除、移动、反转、回退等灵活操作方式。
(2)断块储集体管理:能够创建、删除断块储集体,支持批量创建,并能修改断块储集体名称和描述信息等;能够绘制、编辑断块储集体边界线,至少提供手工绘制、断块边界引用两种绘制方式;能够支持增加、删除、移动、反转、回退等灵活操作方式。
3.2、储层参数统计与计算
(1)系统应能够支持不同研究方案、不同地层单元的储层参数统计,至少包括储层微构造(顶)、储层微构造(底)、断块储集体厚、油层厚度、储层厚度、地层厚度、隔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渗透率级差、突进系数、变异系数、砂地比、油砂比、砂层密度、夹层密度、砂层频率、夹层频率、砂层层数、夹层层数、容积系数、地层系数等24项参数,并能够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可信度,给出标记。参与统计的数据源可以自行选择,包括解释成果数据、有效厚度数据和岩性数据,可以通过设定数据源取值的比例系数进行联合统计。
3.3、储层参数平面图生成与联动分析
(1)与断层无关的储层参数分布分析:能够绘制砂体厚度、地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与断层无关的油藏参数的地层单元边界和等值图,并提供编辑修改功能;提供通过单井标注的砂体厚度进行空间展布分析和参照已有成果文件或手工编制的等值草图进行储层厚度分析两种技术手段;支持储层物性及评价参数分析。
(2)与断层有关的储层参数分布分析:能够绘制储层微构造、断块砂体厚、油层厚度、储量面积等与断层有关的储层参数等值图,并提供编辑修改功能;支持油气叠加区域的绘制与编辑;能够绘制储量面积区域边界,编辑储量区域属性,绘制与编辑储量区域边界标记。
(3)计算等值区域面积:能够根据鼠标的当前位置自动计算各储层参数等值线图的相邻等值线(含被断层剪切的等值线)构成的任意区域面积。
(4)构造、沉积相协同分析:能够通过网络在同一视图窗口及不同视图窗口中,实时引用项目组其它计算机的构造及沉积相分析成果,并在不同平面窗口中具有光标的空间位置联动功能。
(5)标记单井储层参数值:在井位图上单井至少能够支持3个储层参数值的同时显示;所显示的储层参数要能自由指定、任意组合。
(6)管理投影地质层位:具有平面图地层单元的构造地质层位投影调整功能,支持储层参数平面展布与地质构造叠合分析。
(7)油藏参数等值线的计算与编辑:能够计算油藏参数等值线,确定成图范围,通过输入横向、纵向网格间距创建计算网格,自动生成油藏参数等值线;支持通过增加或删除控制点、删除样品数据点、重新网格化等操作自动调整油藏参数等值线;支持计算等值线转换为手工等值线。能够编辑油藏等值线,提供包括调整等值线形态、线的属性、标注值的属性及删除等值线等操作手工编辑等值线。能够进行等值线及其控制点的增加、删除、移动以及标注值的编辑、反转、移动等;能够批量删除等值线。能够对等值区域进行颜色填充,提供色彩模板管理、填充颜色、删除颜色、单个区域颜色调整等功能。在颜色填充过程中应能够自动识别断层。
(8)成果图件具备全息查询功能:在储层平面图中点击任意井,即可通过单井综合柱状图的方式,查看该井的静态基础资料和成果数据。
(9)平面图件辅助工具:能够进行文字信息、图例信息、比例尺信息的绘制与编辑,能够控制储层平面图中图形要素的显示并设置图层显示顺序,能够设置平面图显示参数,能够设置地震测线的显示与隐藏,能够搜索井号位置等。支持发布地层单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并发布任意地层单元,支持研究过程与成果汇报的协同管理。
(10)成果图像文件数字化:能够加载成果图像文件,进行坐标定位与坐标变换,支持图像旋转、横纵比例设置等图像校正操作,能够保存校正后的图像文件,支持以图像文件为底图进行储层参数分析,并能卸载成果图像去除底图。
3.4、油藏剖面图生成与联动分析
(1)油藏剖面绘制:支持剖面线管理,能够进行剖面线的创建、修改及删除,能够进行剖面线相关属性的设置与修改,能够添加或移除投影井号等。能够根据剖面线自动绘制油藏剖面底图,支持在油藏剖面图中增加单井剖面、删除单井剖面、更换单井显示模板、移动井筒名称等编辑操作;能够个性化设定井筒剖面的曲线漂移;已绘制的油藏剖面能够一键调出;具有光标在平面与剖面视图中的空间联动分析功能;支持水平井的井筒剖面在油藏剖面中显示。
(2)断层绘制与空间关联分析:具有绘制断层线、编辑断层线、断层线与地层线或连通层相交时,能沿断层线自动或手工剪切地层线与连通层等功能。移动断层线时,与其相交的地层线及连通层能跟随移动。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中的光标能够进行空间关联同步移动,支持断层的平剖空间一致性联动分析。
(3)连井地层线管理:能够根据井筒分层点位置自动绘制连井地层线,也能够利用鼠标手动绘制连井地层线,线型至少支持直线、曲线、波浪线、虚直线等4种,允许对地层线属性(颜色、线宽等)进行修改,支持断层剪断地层线并允许调整地层与断层的剪切关系,支持连井地层线与分层数据自动同步。
(4)连通层绘制:能够进行连通层的创建、编辑、划分及删除等操作。能够控制是否绘制夹层、尖灭,必须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连通层连接方式,支持单解释层尖灭和多解释层尖灭的绘制;能够通过地层线批量调整连通层面产状,修改连通层面的属性,如颜色、填充方案、置顶/置底等;能够根据需要划分连通层、编辑分界线;能够利用断层裁剪连通层,并能调整断层处位置;支持连通层左右延伸和指定长度自动裁剪,支持批量自动绘制连通层。
(5)剖面图件辅助工具:支持井剖面模板管理,能够对井筒剖面的绘制内容、数据来源及井筒剖面布局进行定义与管理,支持公共模板和私有模板。支持剖面图件辅助信息编辑,能够进行文字信息、图例信息、比例尺信息的绘制与编辑,能够控制剖面图中图形要素的显示并设置图层显示顺序,能够设置剖面图显示参数。支持油藏剖面发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并发布已完成的油藏剖面,支持研究过程与成果汇报的协同管理。
3.5、储层连通图自动生成
(1)连通图绘制:能够支持连井地层线、断层线、连通层的绘制与编辑,能够设置单尖灭层的指向,尖灭层能够跟随井筒剖面一起移动,支持批量自动绘制连通层,****点击查看联通关系。
(2)连通图创建与管理。支持连通图名称的创建、修改、删除等,能够添加或移除连通图中井号、动态调整单井柱子的顶底深度,支持平剖联动的连通图井号管理。
3.6、储层参数模型无缝拼接与迭代建模
(1)能够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读取信任项目的储层参数平面图件,并能将图中的地质要素(如:等值线),引用至当前研究的储层参数平面图中,进行储层参数模型无缝拼接和不同地质研究阶段的储层参数迭代建模。
(2)能够支持同一地质模型数据体中,相同及不同地层单元储层参数等值图的叠加分析,支持按断块储集体的单个和多个引用。
3.7、与储层预测软件Jason同步映射数据
(1)Jason储层预测软件基础资料一键同步:基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向Jason储层预测软件的底层项目数据文件中一键同步映射(非数据加载方式)井位坐标、井斜、测井曲线等基础资料。支持井列表选择、边框区域选井、坐标系原点偏移、井号关联、单井导入、多井批量加载等。
3.8、随钻跟踪与分析
(1)****点击查看油田现场随钻数据(轨迹、岩性和测井曲线);
(2)能够在储层平面图中绘制随钻井轨迹和工程设计井轨迹
(3)能够将随钻井轨迹数据实时同步至LandMark和GeoEast地震解释软件的底层数据库中。
(4)能够进行随钻井的实时轨迹跟踪。
(5)能够将随钻井的完钻轨迹及时推送至研究项目中。
3.9、数据及成果管理
(1)应支持单井基础资料、设计井数据、分层模式、断层模式、地层单元、连通模式的管理,至少包括批量加载、插入删除、编辑修改及信任项目导入等操作。
(2)所有与储层研究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基于最终用户共享地质模型技术架构实时回存到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4.沉积分析与研究软件
能够支持井点、剖面、平面多角度识别与刻画砂体和相带的空间分布,包括单井相分析、剖面相分析、平面相分析;支持鼠标平剖联动,油藏参数组合显示、多图层叠置分析,辅助进行地质要素空间一致性检查;支持实时引用储层分析成果,并共享沉积分析成果。至少具备下述功能:
4.1、单井沉积相解释
(1)能够通过综合柱状图进行单井地层及单砂体沉积相的人机交互解释。
(2)解释的单井相能够与沉积剖面与沉积平面进行实时成果同步与共享。
4.2、沉积相剖面分析
(1)沉积单元创建与编辑:能够创建沉积单元边界、指定沉积相类型、设置线型、线宽、颜色,并能进行编辑修改;能够根据沉积单元的上下叠加关系,绘制沉积单元,并能够对沉积单元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修改。具有平面与剖面光标空间联动分析功能;支持水平井井筒剖面在沉积剖面中的显示。
(2)沉积剖面创建与管理:能够指定井筒模板、设置剖面顶底层位、设置剖面深度段创建沉积剖面;支持设置剖面纵向比例与横向比例,支持水平井井筒剖面的显示,能够管理显示要素、控制层位显示、设置标注参数、测量空间距离、管理深度标尺、绘制比例尺及图例等。
(3)连井地层线创建与编辑:能够指定地质层位,根据层位点自动绘制地层连线,并能够控制地层连线显示,具有插点、删点、删线等地层连线编辑功能,支持连井地层线与分层数据自动同步。
(4)能够通过插点、删点、删对象、剪切、隐藏、复原、置顶、置底等操作对沉积单元进行编辑管理,沉积单元边界线至少能够支持折线绘制或光滑曲线绘制两种方式。
(5)能够对沉积剖面的绘制内容、数据来源及剖面布局进行定义与管理,支持公共模板和私有模板的定制与应用。
4.3、沉积相平面分析
(1)添加与编辑沉积实体:能够通过指定地层沉积相类型、图例比例、实体属性、填充背景色等操作完成沉积实体添加,能够对沉积实体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修改,能够通过插点、删点、剪切、隐藏、删对象、置顶、置底、缩放、撤销、重做等操作对沉积实体进行编辑管理,至少支持折线、曲线2种绘制方式。
(2)构造、储层协同分析:能够在同一视图窗口及不同视图窗口中直接引用地质模型库的构造、储层分析成果,并在不同平面窗口中具有光标空间联动功能。
(3)设定地层单元。允许用户自由选择需要绘制的地层单元。
(4)创建沉积相图。能够在井筒模板列表中任意选择所需井筒模板,能够至少支持3个参数的自由选择与显示,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各沉积参数显示时的小数位数,能够根据所选参数自动生成沉积相图。
(5)成果图件具备全息查询功能:在沉积平面图中点击任意井,即可通过单井综合柱状图的方式,查看该井的静态基础资料和成果数据。
(6)平面图件辅助信息编辑:能够进行文字信息、图例信息、比例尺信息的绘制与编辑,能够控制沉积相平面图中图形要素的显示并设置图层显示顺序,能够设置平面图显示参数,能够搜索井号位置等。
4.4、沉积相模型无缝拼接与迭代建模
(1)能够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读取信任项目的沉积相平面图件,并能将图中的地质要素(如:沉积相),引用至当前研究的沉积相参数平面图中,进行沉积相模型无缝拼接和不同地质研究阶段的沉积相迭代建模。
4.5、数据及成果管理
(1)应支持单井基础资料、分层模式、断层模式、地层单元的管理,至少包括批量加载、插入删除、编辑修改及信任项目导入等操作。
(2)所有与沉积相研究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基于共享地质模型技术架构实时回存到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5.油藏数字模型管理与查询
能够直接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读取构造、储层、沉积相等成果图件,支持成果图件的一体化空间管理与叠置分析、浏览查询、打印输出、能够进行GXF与VCT图件格式转换。至少具备下述功能:
5.1、构造、储层、沉积相等成果图件的一体化空间管理
(1)基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的项目工区,管理构造、储层、沉积相成果图件。支持各类平面成果图件的叠置分析。
对于平面图件:能够自动提取单井基础资料、断层、储集体、构造等深线、储层参数、沉积相参数等数据组合生成平面图,具有投影地质层位选择、地质单元选择、多属性叠加显示、多窗口显示、图形缩放、图形参数设置、属性设置等功能。
对于剖面图件:能够通过选择地层对比剖面线、油藏剖面线、沉积相剖面线,浏览查询各类剖面图,支持剖面线选择、剖面图生成、设置井筒模板、图像缩放、设置显示参数、设置属性参数等操作。
(2)对平面图和剖面图件,支持图形打印输出,支持指定区域图像输出。
(3)成果图件具备全息查询功能
在构造、储层、沉积相平面图中点击任意井,即可通过单井综合柱状图的方式,查看该井的静态基础资料和成果数据。
5.2、储量面积管理与图件格式化输出
基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的项目工区,管理历年上报的探明储量面积图,自动提取井位、井斜、分层数据、断层数据、储量数据组合生成储量面积图,支持储量面积图GeoMap GXF、格式输出和MapGIS VCT格式输出。
(二)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2.1、软件的底层数据源
(1)遵循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技术架构,本项目涉及的地层对比与划分、地质构造分析与解释、储层分析与研究、沉积分析与研究、油藏数字模型管理与查询等软件功能的底层数据源为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不能使用上述投标人软件自带的原有数据源。
(2)必须确保提供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均能基于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正常运行,实现对地质研究全过程的一体化协同技术支撑,即:针对不同计算机平台上开展的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地层对比、构造分析、储层与沉积相分析等地质研究工作,能够基于网络环境,在同一地质模型数据体上实现一键协同(达到各类地震地质图件及成果数据的完整一致与协同共享)。
(3)为实现成果及数据的云化应用,同时一劳永逸地解决图件成果的归档与管理问题,上述软件系统必须基于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成果管理与发布,****点击查看研究所产生的成果数据与图件均能按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的技术架构自动存入相关数据表中,同时能够读取最终用户“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的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目前已有的成果数据和成果图件。
2.2、 软件研发环境指标要求
(1)软件应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或以上版本开发;
(2)数据库必须支持Oracle11g;
(3)客户端操作系统应支持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及以上操作系统。
2.3、其他要求
(1)在本项目中涉及到第三方软件、组件或控件,应在技术方案中进行指出,并详细说明其来源、授权方式、许可限制、开放性和可继承性等。
(2)软件中所涉及的第三方的专用底层数据结构解析工作,需要由投标人自行独立解决。
(三)技术指标要求
表1 地层对比与划分软件
序号 | 技术指标 | 技术指标要求 |
1 | 地层对比剖面创建与管理 | (1)支持地层对比剖面线的创建与修改,自动生成地层对比剖面图。 (2)支持设置剖面线样式、剖面深度范围及投影井号。 (3)支持连井地层线与分层数据自动同步、绘制修改。 |
2 | 对比井组剖面创建与管理 | (1)支持对比井组的创建与修改,自动生成地层对比井组剖面视图。 (2)支持对比剖面的横纵向显示、至少支持地质层位、标志层顶、标志层底及海拔深度四种剖面对齐方式、支持对比井排序。 |
3 | 多方案协同分析对比 | (1)支持选择不同项目及分层方案,在井筒剖面上同时标注多个项目的地质分层认识。 |
4 | 数据及成果管理 | (1)所有与地层对比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完整实时回存至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
*本表中技术指标要求可参阅地层对比与划分软件功能。 |
表2 地质构造分析与解释软件
序号 | 技术指标 | 技术指标要求 |
1 | 构造格架空间管理 | (1)支持断层模式的创建与编辑,能够进行断层模式中断层的创建与编辑、以及断层线的绘制与编辑。 (2)支持断块的创建与编辑、断块线的绘制与编辑。 (3)支持地层边界管理、不同层位地层边界线的绘制与编辑,边界线类型必须符合石油绘图标准。 |
2 | 构造平面研究 | (1)支持基于断块的构造趋势分析,自动网格化并生成计算等值线,支持基于贝塞尔曲线绘制等深线。 (2)支持断层自动识别,支持鼠标平剖联动。 (3)支持以单井综合柱状图的方式,查看构造平面图中任意井的静态基础资料和成果数据。 (4)提供丰富的平面图件辅助编辑功能。 |
(5)支持实时无缝共享地层对比工作形成的分层数据。 | ||
3 | 随钻跟踪与分析 | (1****点击查看油田现场随钻数据(轨迹、岩性和测井曲线),在平面图中绘制随钻井轨迹和工程设计井轨迹,支持随钻井的实时轨迹跟踪。 |
(2)支持将随钻井轨迹数据实时同步至LandMark和GeoEast地震解释软件的底层数据库中。 | ||
4 | 数据及成果管理 | (1)所有与构造研究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基于共享地质模型技术架构实时回存到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
*本表中技术指标要求可参阅地质构造分析与解释软件功能。 |
表3 储层分析与研究软件
序号 | 技术指标 | 技术指标要求 |
1 | 地层与断块储集体管理 | (1)支持地层储集体的创建与编辑,支持绘制与编辑地层储集体边界线和边界标记。 (2)支持断块储集体的创建与编辑,支持绘制与编辑断块储集体边界线。 |
2 | 储层参数统计与计算 | (1)支持不同研究方案、不同地层单元的储层参数统计,并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标记可信度。参与统计的数据源至少包括解释成果、有效厚度和岩性数据。 |
3 | 储层参数平面图生成与联动分析 | (1)支持油藏参数的自动网格化与等值线自动计算、支持手工绘制与编辑等值线,提供平面图辅助编辑功能(2)在井位图上单井至少能够支持3个储层参数值的同时显示,所显示的储层参数要能自由指定、任意组合。 (3)支持在储层平面图中点击任意井,即可通过单井综合柱状图的方式,查看该井的基础资料和成果数据。(4)支持储层参数平面展布与地质构造叠合分析,必须提供平面图地层单元的构造地质层位投影调整功能。 |
(5)支持与构造、沉积相协同分析:能够通过网络在同一视图窗口及不同视图窗口中,实时引用项目组其它计算机的构造及沉积相分析成果,并在不同平面窗口中具有光标的空间位置联动功能。 | ||
(6)支持等值区域面积计算,能够根据鼠标的当前位置自动计算各储层参数等值线图的相邻等值线(含被断层剪切的等值线)构成的任意区域面积。 | ||
4 | 储层连通图自动生成 | (1)支持连通图的创建与管理,支持批量自动绘制连通层。 |
(2)支持****点击查看联通关系。 | ||
5 | 数据及成果管理 | (1)所有与储层研究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基于共享地质模型技术架构实时回存到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
*本表中技术指标要求可参阅储层分析与研究软件功能。 |
表4 沉积分析与研究软件
序号 | 技术指标 | 技术指标要求 |
1 | 单井沉积相解释 | (1)支持通过综合柱状图进行单井地层及单砂体沉积相的人机交互解释,解释的单井相能够与沉积剖面、沉积平面进行实时成果同步与共享。 |
2 | 沉积相剖面分析 | (1)支持绘制与编辑沉积相剖面图,支持根据沉积单元的上下叠加关系,绘制沉积单元,支持平面与剖面光标空间联动分析,提供沉积剖面辅助编辑功能。 (2)支持水平井井筒剖面在沉积剖面中显示。 |
(3)支持连井地层线的绘制与编辑,支持连井地层线与分层数据自动同步。 | ||
3 | 沉积相平面分析 | (1)支持绘制与编辑沉积相平面图,支持添加与编辑沉积实体,能够根据所选参数自动生成沉积相图。提供平面图件的辅助编辑功能。 (2)支持以单井综合柱状图的形式查看沉积平面图中任意井的静态资料和成果数据。 |
(3)构造、储层协同分析:能够在同一视图窗口及不同视图窗口中直接引用“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的构造、储层分析成果,并在不同平面窗口中具有光标空间联动功能。 | ||
4 | 数据及成果管理 | (1)所有与沉积相研究相关的成果图件,需要基于共享地质模型技术架构实时回存到“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 |
*本表中技术指标要求可参阅沉积分析与研究软件功能。 |
表5 油藏数字模型管理与查询
序号 | 技术指标 | 技术指标要求 |
1 | 成果图件的一体化空间管理 | (1)支持读取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的项目工区,管理构造、储层、沉积相成果图件。支持各类平面成果图件的叠置分析。 (2)支持图形打印输出,支持指定区域图像输出。 (3)支持在构造、储层、沉积相平面图中点击任意井,即可通过单井综合柱状图的方式,查看该井的静态基础资料和成果数据。 |
2 | 储量面积管理与图件格式化输出 | (1)支持读取最终用户的“井震一体化地质协同研究工作场景三维空间数据体”中的项目工区,管理历年上报的探明储量面积图,自动提取井位、井斜、分层数据、断层数据、储量数据组合生成储量面积图,支持储量面积图GeoMap GXF、格式输出和MapGIS VCT格式输出。 |
*本表中技术指标要求可参阅油藏数字模型管理与查询软件功能。 |
表6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序号 | 技术指标 | 技术指标要求 |
1 | 软件研发环境 | (1)软件应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或以上版本开发; (2)数据库必须支持Oracle11g; (3)客户端操作系统应支持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及以上操作系统。 |
2 | 其他要求 | (1)在本项目中涉及到第三方软件、组件或控件,应在技术方案中进行指出,并详细说明其来源、授权方式、许可限制、开放性和可继承性等。 (2)软件中所涉及的第三方的专用底层数据结构解析工作,需要由承包商(乙方)自行独立解决。 |
*本表中技术指标要求可参阅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
(四)培训
现场培训的内容详见“招标内容”中的相应条款。现场培训的技术服务由软件生产厂商派驻有责任心、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
(五)使用要求
1.Windows7/8/10/11或其他,32位和64位操作系统。
2.软件需支持服务器上部署运行。
3.软件使用许可在租赁期限内有效,并在租赁期的第二年,将软件免费升级一次(截止到租赁第二年年底,如果有新版本释放,应给予免费升级一次)。
(六)其他说明事项
1.投标人应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合法合规,不涉及侵权纠纷、不危害使用人网络安全。投标人对其所供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安全等承担不可免除及减轻的全部责任。
2.投标人需在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到招标人指定地点,完成软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与招标人协商软件培训的时间及地点,安排软件使用培训。
3.许可使用期间投标人及时为招标人解决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招标人所使用软件的正常使用。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3.1基本要求
投标人应为中华人民**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法人分支机构或其他组织,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扫描件或其他证明设立登记的许可文件;
3.2 拥有软件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或取得软件厂家的代理授权(提供软件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或软件厂家的代理授权书);
3.3 财务要求
****点击查看银行资信和企业信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或其他关、停、并、转状态;在最近三年没有与骗取合同有关以及其他经济方面的违法行为,****点击查看事务所出具标准的2024年度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应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审计报告应清晰、真实、完整,审计意见应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不清晰或不能判断其真实性的、不完整的、出具有保留意见或部分保留意见的、****点击查看公司存在经营管理方面问题的,审核不予通过,****点击查看公司可不予提供财务审计报告。);
3.4 信誉要求
3.4.1①****点击查看机关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提供截图,查询网址:http://www.****点击查看.cn/index.html,评标现场网络查询复核);②未被“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提供截图,查询网址:https://www.****点击查看.cn/,评标现场网络查询复核);③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提供“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关于“失信被执行人”的查询截屏,查询网址:http://zxgk.****点击查看.cn,评标现场网络查询复核)④投标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拟委任的项目负责人无行贿犯罪行为(提供承诺);⑤开标当日未被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暂停或取消投标资格的(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投标人失信信息公告模块,招标专业机构现场查询为准);
3.4.2自2022年1月1日-至本项目投标截止日期止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和环保事故(投标人出具承诺函)。
3.4.3****点击查看集团****点击查看油田分公司纳入“黑名单”的潜在投标人,其投标将会被否决。****点击查看公司三商黑名单查询网址:http://bid.****点击查看.cnpc/,油田公司承包(服务****点击查看油田公司内部市场交易平台,招标专业机构现场查询为准)
3.4.4投标人应签署《合规承诺书》。(招标文件中附承诺书);
3.5 联合体要求:
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6 其他要求
投标人企业名称中包含“辽河油田”字样的需在可使用“辽河油田”名称的企业目录(白名单)**可参与投标,未在白名单中企业名称包含“辽河油田”字样的投标人其投标将被否决。(招标专业机构在招标文件中统一附企业目录(白名单))。
四、招标文件获取
4.1招标文件发售期为2025年9月28日至2025年10月9日 23:59:59,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上述时间进入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互联网网址www.****点击查看.com),点击招投标平台,登陆后在该项目处报名(详见中国石油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投标人用户手册)。
4.2潜在投标人报名成功后,须使用该交易平台缴费模块进行招标文件缴费(资料包费),缴费成功后系统将自动开启招标文件下载权限。招标文件售价每标段200元人民币,招标文件一经售出,概不退款(因招标人或招标机构等原因除外)。缴费与招标文件下载方式见招标公告附件2。
4.3在线购买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售卖开始时间即招标文件发出时间,会略晚于招标公告发布时间,如遇无法报名请耐心等待,若招标公告发布第二天仍无法报名请及时联系项目负责人。招标文件售卖截止时间同报名截止时间,潜在投标人应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完成招标文件的在线购买(注意:购买招标文件是投标报名的必经程序,报名截止时间前未完成招标文件在线购买的视为未完成对应的标段/包的报名,投标将被拒绝),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不再提供纸质招标文件。
4.4招标文件购买操作失败或其他系统问题,请与平台运营单位联系。咨询电话: ****点击查看800114 语音导航转电子招标平台。
4.5****点击查看中心目前仅提供在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线上购买招标文件的缴费方式(具体操作参见招标公告附件2),潜在投标人以现金、电汇等其它方式购买招标文件将被拒绝,若出现潜在投标人未使用该交易平台购买导致的购买失败等一切问题,****点击查看中心不承担投标人的任何损失。
4.6投标报名截止时间后,购买招标文件不足三家,系统将自动提醒已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各潜在投标人应确认在交易平台预留的联系方式真实有效,以便接收项目情况的各项通知。
4.7资料包费增值税发票将于项目开标当天统一开具,资料包费电子发票将通过投标人在中石油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上注册时预留的手机号和电子邮箱发送。请投标人确保在该平台预留的手机号及电子邮箱正确,及时查收资料包费电子发票。
五、投标文件的递交
5.1所有投标文件应于2025年10月15日 08:30:00(**时间,24小时制)之前加密后上传至中国石油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互联网网址:www.****点击查看.com)。
5.2投标人在开标前,投标人应向招标机构提交20000元人民币的投标保证金,该费用需通过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进行缴纳。缴纳方式参见招标公告附件3。
5.3如在递交截止时间前未能成功上传投标文件,视为主动撤回投标文件,投标将被拒绝。具体办理流程参见投标人用户手册(考虑投标人众多,避免受网速以及网站技术支持的时间等因素影响造成投标失败,建议投标截止时间前72小时完成网上电子投标以及投标保证金的提交)。电子投标文件的提交须使用已灌章的U-key,****点击查看油田招标中心参与招投标活动仅需办理公章U-Key,我中心不强制要求投标人办理法定代表人U-Key及授权委托人U-Key。未办理U-key的投标人,****点击查看银行办理U-key,或登录中石油招标投标网线上办理。
5.4 投标费用:投标人应自行承担编制投标文件等所涉及的一切费用。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不承担投标人因投标所发生的任何费用。
六、发布公告的媒体
6.1√本次招标公告在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http://www.****点击查看.com)上发布。
√本次招标公告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点击查看.com)、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http://www.****点击查看.com)上发布。(适用于依法必须招标项目)。
因轻信其他组织、个人或媒介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损失,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概不负责。
6.2中标通知书会采用电子中标通知书的形式为中标人发放(招标改谈判项目除外),请中标人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结束后及时缴纳招标代理服务费,招标中心在确认缴纳信息后会将电子中标通知书在电子交易平台发送给中标人。
七、招标代理服务费
****点击查看公司下发的《****点击查看公司采购活动收取费用管理细则》(中油辽字【2024】89号)文件规定,该项目应收取招标代理服务费:18232元人民币(含税)。投标报价中包含招标代理费,完成招标代理服务后,中标人应在中标通知****点击查看招标中心支付该项目的招标代理服务费。缴纳方式见招标公告附件3。
※中标人通过企业账户(不接受个人名义)以电汇形式向招标代理机构缴纳招标代理服务费。账户信息如下:
物资公司基本户信息:
账户名称:中国石****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
银行账号:0714 0017 1930 0066 193
银行行号:102****点击查看00023
开户行:****点击查看银行****点击查看公司**渤海支行
中标人必须在电汇凭证明确以下信息:(1)中标人公对公汇款时在摘要、用途、附言处都备注上招标文件编号(无需备注“代理服务费”等字样)。(2)月末最后两天不要缴纳代理服务费,每月1号正常缴纳。
电汇备注中请勿填写项目名称,由此产生项目无法确定而延误中标通知书的发放,责任由中标人承担。
八、开标
8.1开标时间:2025年10月15日 08:30:00
8.2开标地点:除招标文件有明确规定的情形以外,投标人可通过线上开标大厅参加开标仪式。
8.2.1线上开标大厅: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网址:http://www.****点击查看.com)点击跳转至招投标平台。
九、联系方式
招标代理机构:****点击查看招标中心
地址:**省**市**台区渤海街供****点击查看油田招标中心
邮编:124012
联系人:吴女士
联系电话:0427-****点击查看559
电子邮箱:lh_wuqiong@petrochina.****点击查看.cn
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运营运维单位:中油****点击查看公司
联系电话:****点击查看800114 语音导航转电子招标平台
昆仑银行U-Key办理业务咨询电话:****点击查看696569
投标人须知及相关支持插件下载地址:中国石油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右上角-工具中心
十、附件
招标公告附件
****点击查看招标中心
2025年9月28日